良好的溝通,需要注意幾個原則
1. 溝通是雙向的,從發出邀請開始,要有來有往,對方願意回饋,我們才有機會思考。
2. 在自己的位置上表達(序位) : 隔代教養的孩子,容易習得長輩的語氣,用不適當的語氣跟姿態回應父母親。不適當的表達,也不會得到好的回應。
3. 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覺 : 個體獨特「習慣(慣性)」的表達,會扭曲溝通的原意,還原訊息無法被真正傳達的,需要理解個體"表達慣性"背後的生命經驗,正確做出區分與回應。意識的訊息(身體的情緒反應),界線的表達,幫助別人了解我的意向,也確認自己。
4. 分享彼此真實的感覺(覺察自己內在的狀態)
有效的溝通,需要具備的幾項能力
1. 不可或缺的自我覺察力 : 現在發生了什麼?他怎麼了?我怎麼了?
2. 感受非語言所表達的訊息 : 有時,對方說了什麼不是太重要,重要的是它所呈現出來的狀態,所要表達的才是真正的重點。需要先被照顧的是情緒。
3. 接納每個人的獨特性,了解個體成長經驗所帶來的溝通習性與反應模式。
4. 創造相互了解、尊重並願意配合 : 幫助別人了解自己是自己的責任。
5. 建立連結,創造雙贏 : 好的態度,也會帶動溝通的正向循環,避免陷入好壞對錯,而是關注眼前發生的困難跟需要協助的部分。
溝通之前,首重聆聽,聆聽的技巧,最基本的就是「重複對方說的話」(可以講出來,也可以在心裡重複),不要急於回應,先「聽到」,再確認「聽對」,最後核對是否「聽懂」,溝通的習性是習得而來的,從小我們看著父母的溝通模式,無形中就內化到我們的習慣反應裡,有意識地去區分自己進入「自動化」的思考反應,練習做「暫停」,為自己的情緒刺激拉出時間空間,有機會重新調整新的反應模式,隨著一次次的覺察練習,進入自動化反應的時間會漸漸地縮短,有意識的時間會開始增加。
最後現場也帶入了單向溝通跟雙向溝通的沉浸式的體驗
1我是對的….(我是對的…..) : 絕對武力的感受。
2.我的觀點是….我的觀點是…. : 各自陳述。
3.我的觀點是…(我認同你的觀點,我的觀點是)…我認同你的觀點…我的觀點是…:表達,傾聽的循環。
透過身體的感受,來體驗當我們在溝通過程中,極其容易忽略的壓力與焦慮所帶來的防禦本能,藉此希望未來在溝通的過程中,能讓大家有一個不同的意識經驗,重新選擇出一個對彼此都更合適更舒服的溝通模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時間 :2022.09.30(五)晚上:7:30-9:00
講題 :溝通,家庭成敗的關鍵
邀約單位 :懷恩教會
主講人 :張幸玫、林佳憲(高雄eq 生命團隊)
文 : 公益巡迴講座 編輯組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