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25.02.22家族系統排列 公益推廣 工作坊 學習分享



每個個體的發展,都是以父母的生命為基礎的,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也會影響日後你如何創造豐盛(成功)。


生命有說不出的煩躁,都跟「未知」有關,如何面對「無明」(不清楚、不了解、模糊、隱晦),去學習面對我們不知道的,「解決事情(控制、要求」)是安撫我們在無明狀態下的焦慮最快的方式,,需要控制的範圍越大,就表示焦慮的事情越多,老師提醒我們,所謂的「安全」不是都不會發生事情,而是當事情發生時,我們知道我們有能力面對。


生命中都有各自的印記,看到前人的好,這份好就會在生命中加乘作用,生命的安定、平安,是內在引發出來的,內心有祥和安穩,就比較不會被恐懼所綁架,相反的,沒有能力安定自己,就會容易被群聚性的恐慌牽動,形成大環境的不平安不穩定。所以社會的安定與否,與個人的安定與否息息相關。


人的一生都是靠學習來的,生命的目的是在進化,用什麼方式學習,就會影響你生命的品質。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,父母身上的特質(無論正向或負向),我們的身上也會有,跟父母一樣或不一樣,不是重點,而是我們對這個一樣或不一樣,有評價跟觀點,要找回自己的獨特跟美好,不在於這些一樣或不一樣,而是看待自己的眼光是如何的。


無意識也是一種訊息,透過身體承接,對生命很多的擔憂,就會很少的支持跟欣賞,父母是在孩子身上會如何當父母的,看到自己的問題,比看到孩子的問題更重要。看到自己的狀況,才能如實的把自己的狀況回應給孩子,進一步了解孩子對我、對事情的想法跟感覺。彼此關係的深入了解及輕鬆愉快,是這樣的過程。



「照顧父母的生活」跟「決定父母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」,是不一樣的事情。成人的孩子,用付出的方式(為媽媽做很多事,來感覺自己是好孩子),內心渴望媽媽的愛,終究是一種索取,自以為是的愛,常會帶著一種限制,讓生命的力量展現在限制中體驗到一種被否定、被打壓所帶來的「屈辱感」,如果是父母限制孩子,常常我們就會聽到孩子說 : 「你就是不相信我。」;如果是孩子限制父母,就會聽到父母說 :「我沒路用了。」,所有不被如實尊重的屈辱、挫敗,說不出來的只能用情緒來呈現。


#愛是尊重一切如是,希望對方好,就容易過度負擔對方的幸福快樂,老師提醒,沒有人真正需要承擔什麼,真正唯一需要承擔(照顧)的只有自己(的生命),「做你可以做的」,不是指外在能力可以供應的幫助(不是你能做多少事),而是你有多少愉快喜悅的狀態(能力),在自己的位置上去陪伴去照顧。


子女能回報父母最好的方式 :

1.把自己照顧好,活下來。

2.把生命延續下去。

3.把延續出來的生命照顧好,藉由愛的貢獻回報家族。


一個人為什麼要「委屈」?是為了要「求全」(讓別人喜歡我、接受我)

但真的有「不全」嗎?當我覺得我必須、只能這樣時,我就會覺得委屈(小心翼翼、縮小自己),當人在受害的感覺裡時,是不容易看到愛在哪裡的。

#你用什麼方式去看到愛,而不是只有看到傷口?

唯有把自己的傷口清理,才會有空間收受新的東西,幸福不在於別人用什麼你想要的方式、語言對待你,而在於你的自我價值,看懂他人愛的方式跟語言。


愛無所不在,沒有愛生命活不到現在。

生命會在愛中成長茁壯。


祝福無限!!


期待七月份議題式排列的生命學習…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排列師 : 劉美瀛 老師(高雄EQ現任秘書長)

*道石教育學院及大陸國家認證海寧格家庭系統排列師

*海寧格家庭系統排列師培訓

文 : 隨堂志工

Comentários


生命的問題,環環相扣:

童年的創傷、壓抑的情緒、逃避痛苦的態度、迷失的自我、

糾葛的關係、破裂的婚姻、破碎的家庭、無法控制的傷害孩子、....。

 

唯一的出路,就是學習成長,

面對自己生命問題,成為一個真實的自己。

©2023 家庭EQ協會 版權所有。透過 Wix.com 製作的理想網站

bottom of page